Elastic Stack初篇-Logstash

 一、Logstash简介

     Logstash是一个开源数据收集引擎,具有实时管道功能。Logstash可以动态地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统一起来,并将数据标准化到你所选择的目的地。

     

二、Logstash处理流程

   Logstash处理流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Input---->Filter---->Output,用中文描述一下分别是,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解析---->数据输出;具体的处理流程可以查看下图,下面的一些函数和一些概念等后面我们在具体讲讲:

   

  这里我们解释一下codec的概念,Codec 是 logstash 从 1.3.0 版开始新引入的概念(Codec 来自 Coder/decoder 两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在此之前,logstash 只支持纯文本形式输入,然后以过滤器处理它。但现在,我们可以在输入 期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这全是因为有了 codec 设置。所以,这里需要纠正之前的一个概念。Logstash 不只是一个input | filter | output 的数据流,而是一个 input | decode | filter | encode | output 的数据流!codec 就是用来 decode、encode 事件的。

   Logstash Event也需要介绍,类似Java的Object的对象,在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对其进行一些赋值等操作;

三、Logstash架构介绍

 上面介绍一下Logstash的数据流向,接下来我们介绍下Logstash的架构,当然我介绍的是6.X的架构,看下图

 

 

  由上图得知,我们可以有多个输入的文本,另外由Queue分发到不同的Pipline中,这里的Pipline中文的意思就是管道,在程序中我们可以理解为线程,可以有多个Pipline,并且每个Pipline之间是互不打扰的,另外每个Batcher,Filter和Output组成,Batcher是批量从Queue获取数据的,这个值可以通过配置进行设置;

  Pipline配置如下:

  pipeline.workers :  8  Pipeline线程数,及filter_output的处理线程数,默认是CPU的核数,命令行参数为-w

  pipeline.batch.size : 125  Batcher一次批量获取的待处理文档数,默认125(建议向es输出的时候10-20Mb之间,可以计算一下文档数),可以根据输出进行调整,越大会占用越多的heap空间,可以通过jvm.options调整。命令行参数-b

  pipeline.batch.delay :5  :Batcher的等待时长,单位为ms。命令行参数-u

  接下来我们在了解下Queue设计思路,使用Queue以后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怎么确保数据是正常被消费掉了,这里到达QutPut以后会有发送一个ACK给Queue来告诉Queue这些Logstash Event已经处理完了,这样就能确保一个数据正常被消费掉,这也是在消息队列中我们常用的一种手段,接下来我们再聊聊Queue分类:

  1.In Memory(在内存)

  在内存中,固定大小,无法处理进程crash、机器宕机等情况,会导致数据丢失。

  2.Persistent Queue In Disk (持久化到磁盘)

  可处理进程crash情况,保证数据不丢失。保证数据至少消费一次;充当缓冲区,可代替kafka等消息队列作用。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持久队列是怎么保证的?这里我们从数据到队列以后的处理开始说起,首先队列将数据备份到disk(磁盘),队列返回响应给Input,最后数据经过OutPut以后返回ACK给队列,当队列接收到消息以后开始删除disk中备份的数据,这样就能保证数据持久性;

  性能方面对比如下图,基本性能是无差别的:

  

  队列主要配置如下:

  queue.type: persisted 默认是memory

  queue.max_bytes: 4gb 默认是1gb

四、Logstash配置介绍

   我们会使用的配置文件在config目录录下面,logstash.yml和jvm.options,另外6.0以上的版本会有pipelines.yml,这个文件是为了在同一个进程中运行多个管道,具体可以参考下官方,接下来我们主要介绍下参数的配置logstash.yml配置:

   node.name:节点名,默认是主机名;

   path.data:持续化存储数据的文件夹,默认是在Logstash home目录下的data

   path.config:设定Pipeline配置文件的目录

   path.log:设置Pipeline日志目录

   第三小节介绍的Queue和Pipeline都可以在该文件下设置,这里不做过多的介绍,另外更细节的一些参数配置大家可以参考官方

   jvm.options这个里面的配置大家可以自己根据自己机器的情况进行下JVM参数调优;

   另外还有Pipeline配置文件,定义数据处理流程的文件,以.conf结尾

五、Pipeline配置

  布尔类型 Boolean:isFailed => true

  数值类型 Number:age => 33

  字符串类型 String: name => “Hello”

  数组类型:users => [{age=>11, name=>wtz}, {age => 22, name => myt}] 或者 path => [“/var/log/error,log”,”/var/log/warn.log”]

  哈希类型:match => {“field” => “value1”  “field”=>”value2”}

  备注:#

  在配置中可以引用Logstash Event的属性(字段),主要由下面两种方式:

  1.直接引用字段值 – 直接使用[],如果是多层直接嵌套

  

  2.在字符串中以 sprintf 方式引用 – 使用%{}来实现

  

 配置文件支持条件判断语法:

  

关键字:
50000+
5万行代码练就真实本领
17年
创办于2008年老牌培训机构
1000+
合作企业
98%
就业率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0532-85025005

扫码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