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file 中提供了两个非常相似的命令 COPY 和 ADD,本文尝试解释这两个命令的基本功能,以及其异同点,然后总结其各自适合的应用场景。
Build 上下文的概念
在使用 docker build 命令通过 Dockerfile 创建镜像时,会产生一个 build 上下文(context)。所谓的 build 上下文就是 docker build 命令的 PATH 或 URL 指定的路径中的文件的集合。在镜像 build 过程中可以引用上下文中的任何文件,比如我们要介绍的 COPY 和 ADD 命令,就可以引用上下文中的文件。
默认情况下 docker build -t testx . 命令中的 . 表示 build 上下文为当前目录。当然我们可以指定一个目录作为上下文,比如下面的命令:
$ docker build -t testx /home/nick/hc
我们指定 /home/nick/hc 目录为 build 上下文,默认情况下 docker 会使用在上下文的根目录下找到的 Dockerfile 文件。
COPY 和 ADD 命令不能拷贝上下文之外的本地文件
对于 COPY 和 ADD 命令来说,如果要把本地的文件拷贝到镜像中,那么本地的文件必须是在上下文目录中的文件。其实这一点很好解释,因为在执行 build 命令时,docker 客户端会把上下文中的所有文件发送给 docker daemon。考虑 docker 客户端和 docker daemon 不在同一台机器上的情况,build 命令只能从上下文中获取文件。如果我们在 Dockerfile 的 COPY 和 ADD 命令中引用了上下文中没有的文件,就会收到类似下面的错误:

与 WORKDIR 协同工作
WORKDIR 命令为后续的 RUN、CMD、COPY、ADD 等命令配置工作目录。在设置了 WORKDIR 命令后,接下来的 COPY 和 ADD 命令中的相对路径就是相对于 WORKDIR 指定的路径。比如我们在 Dockerfile 中添加下面的命令:
WORKDIR /app COPY checkredis.py .然后构建名称为 testx 的容器镜像,并运行一个容器查看文件路径:

checkredis.py 文件就是被复制到了 WORKDIR /app 目录下。
COPY 命令的简单性
如果仅仅是把本地的文件拷贝到容器镜像中,COPY 命令是最合适不过的。其命令的格式为:
COPY <src> <dest>
除了指定完整的文件名外,COPY 命令还支持 Go 风格的通配符,比如:
COPY check* /testdir/ # 拷贝所有 check 开头的文件 COPY check?.log /testdir/ # ? 是单个字符的占位符,比如匹配文件 check1.log对于目录而言,COPY 和 ADD 命令具有相同的特点:只复制目录中的内容而不包含目录自身。比如我们在 Dockerfile 中添加下面的命令:
WORKDIR /app COPY nickdir .其中 nickdir 目录的结构如下:

重新构建镜像 testx,运行一个容器并查看 /app 目录下的内容:

这里只有 file1 和 file2,少了一层目录 nickdir。如果想让 file1 和 file2 还保存在 nickdir 目录中,需要在目标路径中指定这个目录的名称,比如:
WORKDIR /app COPY nickdir ./nickdirCOPY 命令区别于 ADD 命令的一个用法是在 multistage 场景下。关于 multistage 的介绍和用法请参考笔者的《Dockerfile 中的 multi-stage》一文。在 multistage 的用法中,可以使用 COPY 命令把前一阶段构建的产物拷贝到另一个镜像中,比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