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合
1. 什么是组合
一个对象的属性是来自于另外一个类的对象,称之为组合
2. 为何用组合
组合也是用来解决类与类代码冗余的问题
3. 如何用组合
# class Foo: # aaa=1111 # def __init__(self,x,y): # self.x=x # self.y=y # # def func1(self): # print('Foo内的功能') # # # class Bar: # bbb=2222 # def __init__(self, m, n): # self.m = m # self.n = n # # def func2(self): # print('Bar内的功能') # # obj1=Foo(10,20) # obj2=Bar(30,40) # # obj1.xxx=obj2 #组合的使用方法 # # # print(obj1.x,obj1.y,obj1.aaa,obj1.func1) # print(obj1.xxx.m,obj1.xxx.n,obj1.xxx.bbb,obj1.xxx.func2)
conclusion:
当类之间有显著不同,并且较小的类是较大的类所需要的组件时,用组合比较好
二、封装
1. 什么是封装
装指的是把属性装进一个容器
封指的是隐藏的意思,但是这种隐藏式对外不对内的
2. 为何要封装
封装不是单纯意义的隐藏
封装数据属性的目的:将数据属性封装起来,类 外部的使用就无法直接操作该数据属性了
需要类 内部开一个接口给使用者,类的设计者可以在接口之上附加任意逻辑,从而严格
控制使用者对属性的操作
封装函数属性的目的:隔离复杂度
3. 如何封装?
只需要在属性前加上__开头,该属性就会被隐藏起来,该隐藏具备的特点:
1. 只是一种语法意义上的变形,即__开头的属性会在检测语法时发生变形_类名__属性名
2. 这种隐藏式对外不对内的,因为在类内部检测语法时所有的代码统一都发生的变形
3. 这种变形只在检测语法时发生一次,在类定义之后新增的__开头的属性并不会发生变形
4. 如果父类不想让子类覆盖自己的属性,可以在属性前加__开头
class Foo: __x=111 #_Foo__x def __init__(self,m,n): self.__m=m # self._Foo__m=m self.n=n d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