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内存管理

 

对象的内存使用

赋值语句是语言最常见的功能了。但即使是最简单的赋值语句,也可以很有内涵。Python的赋值语句就很值得研究。

a = 1

整数1为一个对象。而a是一个引用。利用赋值语句,引用a指向对象1。Python是动态类型的语言(参考

 

 引用和对象

 

为了探索对象在内存的存储,我们可以求助于Python的内置函数id()。它用于返回对象的身份(identity)。其实,这里所谓的身份,就是该对象的内存地址。

复制代码
a = 1print(id(a))print(hex(id(a)))
复制代码

在我的计算机上,它们返回的是:

11246696
'0xab9c68'

分别为内存地址的十进制和十六进制表示。

 

在Python中,整数和短小的字符,Python都会缓存这些对象,以便重复使用。当我们创建多个等于1的引用时,实际上是让所有这些引用指向同一个对象。

复制代码
a = 1b = 1print(id(a))print(id(b))
复制代码

上面程序返回

11246696

11246696

可见a和b实际上是指向同一个对象的两个引用。

 

为了检验两个引用指向同一个对象,我们可以用is关键字。is用于判断两个引用所指的对象是否相同。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 Truea = 1b = 1print(a is b)# Truea = "good"b = "good"print(a is b)# Falsea = "very good morning"b = "very good morning"print(a is b)# Falsea = []b = []print(a is b)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上面的注释为相应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到,由于Python缓存了整数和短字符串,因此每个对象只存有一份。比如,所有整数1的引用都指向同一对象。即使使用赋值语句,也只是创造了新的引用,而不是对象本身。长的字符串和其它对象可以有多个相同的对象,可以使用赋值语句创建出新的对象。

 

在Python中,每个对象都有存有指向该对象的引用总数,即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

我们可以使用sys包中的getrefcount(),来查看某个对象的引用计数。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某个引用作为参数,传递给getrefcount()时,参数实际上创建了一个临时的引用。因此,getrefcount()所得到的结果,会比期望的多1。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from sys import getrefcounta = [1, 2, 3]print(getrefcount(a))

b = a
print(getrefcount(b))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由于上述原因,两个getrefcount将返回2和3,而不是期望的1和2。

 

对象引用对象

关键字:
50000+
5万行代码练就真实本领
17年
创办于2008年老牌培训机构
1000+
合作企业
98%
就业率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0532-85025005

扫码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