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秋招后计科学生的简单总结

 

写在前面

第一次这么详细地写个人经历,算是对自己大学几年学习编程的总结吧。我不是什么计算机大佬,也没有所谓的计算机天赋,这一路走来磕磕绊绊的,踩过许多坑,走了很多弯路,最后也是靠着一些运气,以一个应届生的身份加入到了完美世界(北京)。现在公司安排的员工公寓中,等待HR下发最后的通知,不出意外的话,周一就能正式开始实习了。趁现在,写一下个人感想吧,希望能对一些同学有启发!

本博文没有涉及到太多技术性的东西,更多的是个人的经历以及总结,希望一些还在学习的同学能有所收获!!!

PS:好久不来博客园写了,一直在CSDN。。。感觉CSDN的写作界面比较友好,,就是广告太多了。。。。。

我的基本经历

我的本科就读于一所普通的院校(非985、211),现在是大四,明年正式毕业,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感谢我的学校给我提供的一些环境,让我可以有今天一点点小成绩;也十分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很幸运可以遇到你们。

来计算机专业之前

故事要从高考前开始说起。高考之前,像很多北方的男孩子一样,我是想着去报考军校的或者当一个飞行员的,很不幸,由于某些因素,这两个愿望都落空了。当时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所以选择了飞行器有关的专业(可能还是很喜欢飞机之类的吧)。高考结束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成绩报考专业,第一志愿也很幸运地被现在地母校的飞行器专业录取,开始了我的大学的第一个阶段,飞行器与机械大类专业。

大一上学期,都是高数、画法几何等的一些基础课程。我当时没有一些确切的目标,但是大体上想的时能进一些研究所之类的,所以这些课程学的非常认真,虽然我内心里不是很喜欢画各种工图。当然,有付出肯定是有回报的,我的成绩在专业里也非常靠前,再加上是学校的王牌专业之一,不禁有些飘飘然的感觉。现在再回想起来,当时的我挺幼稚的。在该学期,也经历了很多的课外活动,比如情景剧、辩论赛和各种的知识竞赛等,虽然有一些小的成绩,但总是感觉少了些什么。

真正触动我的,是学校计算机博弈协会的宣讲。我本来对计算机程序设计毫无兴趣,甚至报志愿前,专门避开了计算机类的专业。本来我是不打算去的,也多亏了我的助导,他那时候是大三,而且他邻班的一个同学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所以助导一直催促着我去,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下,我和班里的另一个关系很好的同学就去听了一下宣讲会。上面提到的助导,现在某航发集团公司工作,而且算是他比较想去的公司吧;助导的邻班同学,也是我很佩服的一个学长,现在是北京某211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硕士,也非常的优秀;另一个关系很好的同学,正在准备今年的考研,方向也是飞行器类的,衷心祝愿同学可以考研成功!

宣讲会上,很多内容我都忘记了,但是有两点对我触动比较大:老师说协会的同学都是很优秀的;计算机以后的收入比较高,很多同学是10K起步的(税前、不扣除五险一金、正式转正入职)。当时听了很心动,尤其是收入上,因为之前总是对月薪年薪等缺乏具体的概念,不是到多少是合适的。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加入了机器博弈协会。上面提到老师的说法,现在来看部分是正确的,只有那些少数真正能投入精力进行学习的同学,才是比较优秀的;计算机如果学的比较好,就单纯看月薪或者年薪的话,真是很高的,至少如果一个能力较强强的同学转正,是很轻松超过老师说的那些的),甚至说10K根本都不考虑去了。

寒假里自学C语言,开学后,在某个学长的指导下,我完成了第一个五子棋人人对弈的小程序,只是一个控制台的,能判断胜负等。我心情最激动时候,是写出下面这段很经典的入门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rintf("hello world !");     return 0; }

当时,我对计算程序设计的错误认识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可以自己掌控计算机的满足感,这也极大地激发了我在这方面的学习兴趣。

大一下学期到大二下学期转专业之前,是我技术一个进步期,也是各种采坑和走弯路的时期。大一下学期,为了准备机器博弈校赛的选拔,我开始自己去研究那些博弈程序。很可惜,当时没有遇到正确的引路人,全都是靠着自己摸索。那时候,我一直以为C语言(或者说是编程)就那么几个模块,比如顺序、选择、分支和循环等,甚至觉得指针没什么用处。我不知道有算法和数据结构、不知道有ACM等的一些比赛、不知道有Github等的一些网站、不知道什么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不知道软件工程、不知道前端后端等,总之就是各种不知道,一直被局限在自己的思维里,现在想想,真是可笑至极。

后来被选去参加国赛,为了这个比赛,我“专门”地去学习C++,当时地想法也很幼稚:C++就是比C语言多了一个class,把printf、scanf等关键字换成了cout、cin等,反正也是各种无知,再加上我们组里都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所以就十分的尴尬了。又因为当时的信息不对称,不知道该怎么学、向谁请教等,导致我连DFS这种简单的算法,都是到比赛前一个月才突然有了灵感(大佬们就别喷我了,真的很菜。。)。不过还好,之前学长有写过搜索框架,我和当时的学长英语能力都还可以,然后照着论文去搞了一下评估函数,最后成绩还行,不过还是有些心虚。

大二上学期,认识了几个计算机同学,知道了有数据结构和算法这些东西。当时借了一本C++的数据结构,我就像发现了武林秘籍一样,知道了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不会的,瞬间感觉被打脸了。我把这本C++的数据结构的所有代码和练习题,自己上机实践了至少一遍,理解了C++语言的一些基础、基本的面向对象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有了算法和数据结构的一些基本思想,基本上能读懂一些大佬们写的技术博客了,那是我感觉最充实的一个阶段之一。

转入计算机专业

后来,为了能更好地学习有关计算机地技术,我在大二下学期申请转入计算机专业。当时很多同学和我专业的负责老师,认为我这人不正常,非要从一个王牌专业转入一个非王牌的专业。现在来看,我个人感觉这个决定是很对的,至少从收入看是这样的。可能一年后,很多之前专业那些直接就业的同学的月收入(都是税前、不扣除各种金),能有我的1/2或1/3就算比较高的了,而且这是不算项目奖金,年终奖之类的。别喷我,我没装×,我个人是只想赚钱,你有你的价值观,我有我的判别标准,而且这是由行业性质和社会趋势决定的,而且我暂时不是什么大佬,牛×的人远比我赚的多。。。

刚转来计科,就被数电和模电教做人了,,我曾经一度怀疑我学的不是计算机。。。数据结构这课,就去听过两次,因为之前很认真的自学了,期末成绩和课设成绩都很高。。。就这样,我的计算机专业之旅非常奇葩,,软件方向基本没话多少心思,最多考前突击一下,就能搞个还可以的成绩,,硬件和电路方面多亏了有同学的帮忙,才能勉强度日。。。

在计算机专业里,还发生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我就不赘述了,仅仅选出几个对其他同学有参考价值的事情吧。

第一个是接触到了ACM校队的同学,跟着他们一起刷题、搞算法、包括大二暑假一直留校刷题等。虽然我没在这方面取得一些突出的成绩,但是这些基本的算法思想却深深印到我的脑海里了(算法dalao就忽略我这种小菜鸡啊)。

第二个是一直坚持写代码。其实即使是转入了计算机学院,我还是很迷茫的。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干嘛。在这期间,我尝试过各种技术,从前端到后端、从PC端到移动端、从AI到区块链等。当然,这些具体的编程语言我都忘得差不多了,但是一些基础的思想还是刻录在了头脑中。

第三个是一直保持着一个还算可以的学习劲头吧。虽然我没能像那些dalao们一样,能在各种国际类大赛上一展身手(有部分原因是我找不到方向),但是我内心了还是很怕自己落后的,即使没找到具体的突破点,但是我任然是一个想要加入一个优秀的团队并不断学习的渴望,所以“不断学习”这根弦一直在紧绷着。我认为,不过是那个行业,都得有不断学习的观念,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靠一个技能吃老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不知不觉到了今年上半年,因为我想要加入一个优秀的团队、想要学习更多的东西,但是却一时想不出有更好的方式,所以选择了考研。不过,考研期间,也就是大三下学期,我还是有些心有不甘,总是觉得大学期间少了些什么。这学期,有我最喜欢的软件工程课,这门课不仅仅是老师讲解理论,更重要的是可以去实践,包括团队项目等,而且我们是ZX老师组织的一个全国性的软工课程,还可以参考其他院校同学的实践情况,我个人比较推荐这种方式;也感谢我的软工老师ZYF老师和助教ZR老师,在两位老师身上学到很多实际开发的流程经验。而且这期间,我还接触了一下区块链等的一些东西。虽然是在准备考研,但是却总想进入业界看一下,这也是后期放弃考研而秋招的一个伏笔。

秋招之路

终于还是厌烦了天天刷题的应试教育,加上家里的一些原因,耗费了2-3个月处理的时间,我最终还是决定来业界。此时已经是9月份末期了,很多秋招都结束了。本来是计划着一直学习到明年春招呢,现在来看,两个月前的想法还是挺幼稚的。10月末的一个周三下午,我投出了第一份简历,这种行动一致持续到周五。本来以为要0offer了,没想到第二周来了好多的笔试和面试的机会。从投出简历到收到第一个电话期间,我的内心还是非常波动的,情绪也是很不稳定。不过好在后来一份份的邀请冲淡了我的不良情绪。

我有收到小米、三七互娱、多益科技等一些大厂的,也有一些我个人认为比较有前景的创业公司的。不过多益科技的笔试谜一般的挂了(我个人感觉做的最好的一个😂),小米的岗位不是十分想去的,三七互娱一直没有回复,直到突然收到了完美世界的面试邀请。总共两轮面试,结果最后通过了,还是非常高兴的。之后三七又给了面试机会,不过既然完美世界要给offer了,那么我也不去三七互娱了,个人倾向于北京。创业公司的话,如果感觉是一个明星团队,而且个人实力允许,可以考虑加入。本次我接触的有两个是游戏界的明星创业团队,至少成员大部分是当年特别火的游戏的主程、策划之类的,而且A轮或者B轮融了很多钱,公司规模控制在几十人的那种,具体公司名称和人员不方便透露,不过我很看好他们,但是可能我更想先去大公司体验一下,所以选择了完美世界。

之后,就是现在在完美的员工公寓里等待最后的实习计划了。

感谢我遇到所有的HR和面试官,不管是大厂还是小厂,也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创业公司,这些HR和面试官们的有很高的职业素质,我从他们身上学会了很多东西,希望这些公司发展顺利,这些人事业有成!!

一些总结

以下是我个人对于怎样学习的一些总结,这结合了我的一些经历,尤其是各种坑。希望可以对各位有所启发吧。可能这更适合新手。

摒弃完美主义

编程中的“完美主义”是非常致命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要学习某个技术,并把它应用到实际开发中。如果是以前的我,那么我可能会把与该技术有关的书都借来,然后研读每个细节,直到所有的点都弄明白,然后再动手尝试着去开发。其实这就是一种所谓的“完美主义”,绝大多数起因于我们之前的应试教育的阴影。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尝试着去做,边学边做,这样才可以更加高效的学习,而且可以满足项目的进度。之前的方式,不仅影响进度,而且会让我们迷失在细节的汪洋大海中,失去兴趣。学中做、做中学。

想清楚了立马就去做,不要瞻前顾后

之前,我在学习某个技术的时候,一直在想这个东西有没有用,学了可以干什么。总是在纠结这种问题,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而且,纠结的时间,就几乎可以入门某个技术了。更要命的是,我们的知识体系不够,或者说是我们不了解整个知识框架,才有这种幼稚的想法。其实多学习一些技术,在很多时候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虽然很多东西会忘记,但是一些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都会有较深地印象,一些资深架构师、技术专家和项目负责人等,都有很广阔的知识体系。

学习编程的核心是学习思路和特性,而不是所谓的词法、语法

50000+
5万行代码练就真实本领
17年
创办于2008年老牌培训机构
1000+
合作企业
98%
就业率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0532-85025005

扫码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