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哈喽大家周五好,我们又见面了,感谢大家在这个周五读我的文章,经过了三周的时间,当然每周两篇的速度的情况下,咱们简单说了下DDD领域驱动设计的第一部分,主要包括了,《项目入门DDD架构浅析》,《领域、子领域、限界上下文》,《DDD使用意义》,《实体与值对象》,《聚合与聚合根》这五部分内容,主要的是以解释为主,举例子Code为辅的形式,总体来说还是得到一些肯定的,也是我最大的动力了。
上边这五个知识点是DDD领域驱动设计的第一部分 —— D领域;
从今天开始,咱们就说说DDD的第二个D,就是领域服务+领域命令的CQRS,这些偏重动作的一部分;
最后就是第三部分,通过 领域事件、事件源与事件回溯,配合着权限管理,再统一说一下DDD,这一系列就是结束了。
其实通过我看到这里,我发现了,我们在设计DDD的时候,重要的是思路,重要的是在如何进行领域设计,而不是在框架和技术上面,有时候就算是三层也能配和着实现领域设计,之前有小伙伴说到我些的是OOP,嗯,希望等系列写完就可以稍微不一样一些吧。
今天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前几天在讲述概念的同时,对搭建的项目进行第一次的合围,能运行起来,当然这里还会涉及到之前我们第一个系列的知识,我们也进行复习下,比如:DI依赖注入、EFCore、Automapper数据传输对象,当然还有前几篇文章中的 实体和值对象的部分概念 , 如果您是第一次看我的文章,可能这些今天不会详细说明,可以去我的第一个系列开始学习,好啦,马上开始今天的讲解。
零、今天实现天青色的部分

一、项目运行、复习系列一相关知识
1、Automapper定义Config配置文件
1、我们在项目应用层Christ3D.Application 的 AutoMapper 文件夹下,新建AutoMapperConfig.cs 配置文件,
/// <summary> /// 静态全局 AutoMapper 配置文件 /// </summary> public class AutoMapperConfig { public static MapperConfiguration RegisterMappings() { //创建AutoMapperConfiguration, 提供静态方法Configure,一次加载所有层中Profile定义 //MapperConfiguration实例可以静态存储在一个静态字段中,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