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手册之内部方法、操作符重载和对象生命周期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 Python 的类和继承,现在我们介绍 Python 的内部方法、操作符重载和对象生命周期。 查看上一篇文章请点击:https://www.cnblogs.com/dustman/p/10016359.html 内部方法和操作符重载 内部的方法 Python 里有一些特殊的方法,也就是以双下划线开头并且以双下划线结尾的。它们可以是变量如 __doc__,也可以是方法如 __init__。 它们常见用途是操作符重载。这意味着可以自定义类的操作符,允许在这些类上使用加减乘除等运算符。 下面代码实现了__call__方法的对象,相当于重载了 (),可以实现调用功能。 实现非波纳契数列的类。 复制代码 class Fib(): def __call__(self, *args, **kwargs): ret = [1,1] num = int(args[0]) if num == 1: return [1,] else: while len(ret)< num: ret.append(ret[-1]+ret[-2]) return ret fib = Fib() print(fib(7)) 复制代码 运行结果: 复制代码 >>> [1, 1, 2, 3, 5, 8, 13] >>>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斐波那契数列,是数学上一个无穷数列。其形式为 1,1,2,3,5,8,13…… 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 复制代码 类运算重载的方法: __sub__ 表示运算符 - __mul__ 表示运算符 * __truediv__ 表示运算符 / __floordiv__ 表示运算符 // __mod__ 表示运算符 % __pow__ 表示运算符 ** __and__ 表示运算符 & __xor__ 表示运算符 ^ __or__ 表示运算符 | 表达式 x + y 会被 Python 转换成 x.__add__(y)。但是,如果 x 没有实现 __add__ 方法并且 x 和 y 是不同的类型,那么会调用 y.__radd__(x)。 对于上面提到的所有方法,都有相等的添加 r 前缀的方法。 复制代码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text): self.text = text def __mul__(self, other): line = "=" * len(other.text) return "\n".join([self.text,line,other.text]) msg = Foo("Hello") hello = Foo("I like Python!") print(msg * hello) 复制代码 运行结果: 复制代码 >>> Hello ============== I like Python! >>>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上面例子中,我们定义了类 Foo 的一个乘法方法。 复制代码 Python 同样提供了数据比较方面的方法。 __it__ 表示运算符 < __le__ 表示运算符 <= __eq__ 表示运算符 == __ne__ 表示运算符 != __gt__ 表示运算符 > __ge__ 表示运算符 >= 如果类没有实现 __ne__ ,则返回 __eq__ 相反的值。其他运算符之间没有这样的关系。 复制代码 class FooString():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__lt__(self, obj): return self.name == obj.name a = FooString("Python") b = FooString("Html") print(a < b) 复制代码 运行结果: 复制代码 >>> False >>> 复制代码 类中还有一些方法: __len__ 可用来做 len() __getitem__ 可用来做键值读取,适用于 [] 运算符。 __setitem__ 设置给定值的值。 __delitem__ 删除给定键对应的元素 __iter__ 用来遍历对象 __contains__ 用来做 in 操作 还有许多其他的神奇方法,我们在这里就不一一谈论了,例如__call__ 用于将对象作为函数调用, __init__ ,__str__ 等等用于将对象转换为 Python 基础数据类型。 复制代码 #把一个类做成一个字典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 self.data = {} def __getitem__(self, key): print('__getitem__', key) return self.data.get(key) def __setitem__(self, key, value): print('__setitem',key, value) self.data[key] = value def __delitem__(self, key): #触发del print('__delitme__', key) obj = Foo() #实例化Foo obj['name'] = 'Python' #执行__setitem__ print(obj['name']) #执行__getitem__ del obj["name"] 复制代码 运行结果: >>> __setitem name Python __getitem__ name Python __delitme__ name >>> 复制代码 键值读取函数 __getitem__ 还可以根据表达式返回字典中的 key,__setitem__ 设置 key 对应的 value 值。 复制代码 对象生命周期 一个对象会经历三个生命周期:创建,操作,销毁。 对象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是它类变量和方法的定义。 接下来下一阶段是这个实例的实例化。当 __init__ 被调用是,内存分配给存储实例。在此之前,调用类的 __new__ 方法,这通常仅在特殊情况下会被重写。在此以后,该对象就可以使用了。 复制代码 现在,其他代码可以通过调用对象上的函数或访问其属性与对象进行交互。最后它使用完毕并可被销毁。 复制代码 当一个对象被销毁时,分配给它的内存会被释放,并可以用于其他目的。 当对象的引用计数达到零时,对象将销毁。引用计数是指引用对象的变量和其他元素的数量。如果没有任何变量引用它(它的引用计数为零),意味着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其交互,因此可以安全地删除它。在此也可以被删除。del 语句将对象的引用计数减少一个,这通常会导致对象被删除。del 语句调用对象的方法 __del__。 在不再需要对象是删除对象的过程称为垃圾收集。对象的引用计数在分配新名称或放在容器 (列表、元组或字典) 中时会增加。当使用 del 删除对象时,对象的引用计数会减少。当对象的引用计数达到零时,Python 会自动删除它。 复制代码 a=1 # 对象 1 被 变量a引用,对象1的引用计数器为1 b=a # 对象1 被变量b引用,对象1的引用计数器加1 c=a # 对象1 被变量c引用,对象1的引用计数器加1 del a #删除变量a,解除a对1的引用 del b #删除变量b,解除b对1的引用 del c #删除变量C,解除C对1的引用 复制代码 复制代码 上面的例子,创建了一个含 1 的对象,对象的计数器加了 3 次,然后对象的计数器减了三次。这时该对象会被自动内存管理销毁。 像 C 这样的低级语言没有这种自动内存管理系统。 https://www.cnblogs.com/dustman/p/10017357.html
50000+
5万行代码练就真实本领
17年
创办于2008年老牌培训机构
1000+
合作企业
98%
就业率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0532-85025005

扫码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