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迭代和解析(5):搞懂生成器和yield机制

解析、迭代和生成系列文章:https://www.cnblogs.com/f-ck-need-u/p/9832640.html 何为生成器 生成器的wiki页: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nerator_(computer_programming) 在计算机科学中,生成器是特定的迭代器,它完全实现了迭代器接口,所以所有生成器都是迭代器。不过,迭代器用于从数据集中取出元素;而生成器用于"凭空"生成(yield)元素。它不会一次性将所有元素全部生成,而是按需一个一个地生成,所以从头到尾都只需占用一个元素的内存空间。 很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斐波纳契数列:斐波纳契数列中的数有无穷个,在一个数据结构里放不下,但是可以在需要下一个元素的时候临时计算。 再比如内置函数range()也返回一个类似生成器的对象,每次需要range里的一个数据时才会临时去产生它。如果一定要让range()函数返回列表,必须明确指明list(range(100))。 在Python中生成器是一个函数,但它的行为像是一个迭代器。另外,Python也支持生成器表达式。 初探生成器 下面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生成器示例: 1 2 3 4 5 6 7 8 >>> def my_generator(chars): ... for i in chars: ... yield i * 2 >>> for i in my_generator("abcdef"): ... print(i, end=" ") aa bb cc dd ee ff 这里的my_generator是生成器函数(使用了yield关键字的函数,将被声明为generator对象),但是它在for循环中充当的是一个可迭代对象。实际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可迭代对象: 1 2 3 4 5 6 7 8 >>> E = my_generator("abcde") >>> hasattr(E, "__iter__") True >>> hasattr(E, "__next__") True >>> E is iter(E) True 由于生成器自动实现了__iter__和__next__,且__iter__返回的是迭代器自身,所以生成器是一个单迭代器,不支持多迭代。 此外,生成器函数中使用for来迭代chars变量,但对于chars中被迭代的元素没有其它操作,而是使用yield来返回这个元素,就像return语句一样。 只不过yield和return是有区别的,yield在生成一个元素后,会记住迭代的位置并将当前的状态挂起(还记住了其它一些必要的东西),等到下一次需要元素的时候再从这里继续yield一个元素,直到所有的元素都被yield完(也可能永远yield不完)。return则是直接退出函数, yield from 当yield的来源为一个for循环,那么可以改写成yield from。也就是说,for i in g:yield i等价于yield from g。 例如下面是等价的。 1 2 3 4 5 6 def mygen(chars): yield from chars def mygen(chars): for i in chars: yiled i yield from更多地用于子生成器的委托,本文暂不对此展开描述。 生成器和直接构造结果集的区别 下面是直接构造出列表的方式,它和前面示例的生成器结果一样,但是内部工作方式是不一样的。 1 2 3 4 5 6 7 8 def mydef(chars): res = [] for i in chars: res.append(i * 2) return res for i in mydef("abcde"): print(i,end=" ") 这样的结果也能使用列表解析或者map来实现,例如: 1 2 3 for x in [s * 2 for s in "abcde"]: print(x, end=" ") for x in map( (lambda s: s * 2), "abcde" ): print(x, end=" ") 虽然结果上都相同,但是内存使用上和效率上都有区别。直接构造结果集将会等待所有结果都计算完成后一次性返回,可能会占用大量内存并出现结果集等待的现象。而使用生成器的方式,从头到尾都只占用一个元素的内存空间,且无需等待所有元素都计算完成后再返回,所以将时间资源分布到了每个结果的返回上。 例如总共可能会产生10亿个元素,但只想取前10个元素,如果直接构造结果集将占用巨量内存且等待很长时间,但使用生成器的方式,这10个元素根本不需等待,很快就计算出来。 必须理解的生成器函数:yield如何工作 理解这个工作过程非常重要,是理解和掌握yield的关键。 1.调用生成器函数的时候并没有运行函数体中的代码,它仅仅只是返回一个生成器对象。 正如下面的示例,并非输出任何内容,说明没有执行生成器函数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def my_generator(chars): print("before") for i in chars: yield i print("after") >>> c = my_generator("abcd") >>> c >>> I = iter(c) 2.只有开始迭代的时候,才真正开始执行函数体。且在yield之前的代码体只执行一次,在yield之后的代码体只在当前yield结束的时候才执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next(I) before # 第一次迭代 'a' >>> next(I) 'b' >>> next(I) 'c' >>> next(I) 'd' >>> next(I) after # 最后一次迭代,抛出异常停止迭代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 line 1, in StopIteration 一个生成器函数可以有多个yield语句,看看下面的执行过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def mygen(): print("1st") yield 1 print("2nd") yield 2 print("3rd") yield 3 print("end") >>> m = mygen() >>> next(m) 1st 1 >>> next(m) 2nd 2 >>> next(m) 3rd 3 >>> next(m) end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 line 1, in StopIteration 到此,想必已经理解了yield的工作过程。但还有一些细节有必要解释清楚。 yield是一个表达式,但它是有返回值的。需要注意的是,yield操作会在产生并发送了值之后立即让函数处于挂起状态,挂起的时候连返回值都还没来得及返回。所以,yield表达式的返回值是在下一次迭代时才生成返回值的。关于yield的返回值相关,见下面的生成器的send()方法。 yield的返回值和send() 上面说了,yield有返回值,且其返回值是在下一次迭代的时候才返回的。它的返回值根据恢复yield的方式不同而不同。 yield有以下几种常见的表达式组合方式: 1 2 3 4 yield 10 # (1) 丢弃yield的返回值 x = yield 10 # (2) 将yield返回值赋值给x x = (yield 10) # (3) 等价于 (2) x = (yield 10) + 11 # (4) 将yield返回值加上11后赋值给x 不管yield表达式的编码方式如何,它的返回值都和调用next()(或__next__())还是生成器对象的send()方法有关。这里的send()方法和next()都用于恢复当前挂起的yield。 如果是调用next()来恢复yield,那么yield的返回值为None,如果调用gen.send(XXX)来恢复yield,那么yield的返回值为XXX。其实next()可以看作是等价于gen.send(None)。 再次提醒,yield表达式会在产生一个值后立即挂起,它连返回值都是在下一次才返回的,更不用说yield的赋值和yield的加法操作。 所以,上面的4种yield表达式方式中,如果使用next()来恢复yield,则它们的值分别为: 1 2 3 4 yield 10 # 先产生10发送出去,然后返回None,但丢弃 x = yield 10 # 返回None,赋值给x x = (yield 10) # 与上等价 x = (yield 10)+11 # 返回None,整个过程报错,因为None和int不能相加 如果使用的是send(100),上面的4种yield表达式方式中的值分别为: 1 2 3 4 yield 10 # 先产生10发送出去,然后返回100,但丢弃 x = yield 10 # 返回100,赋值给x,x=100 x = (yield 10) # 与上等价 x = (yield 10)+11 # 返回100,加上11后赋值给x,x=111 为了解释清楚yield工作时的返回值问题,我将用两个示例详细地解释每一次next()/send()的过程。 解释yield的第一个示例 这个示例比较简单。 1 2 3 4 5 6 7 8 def mygen(): x = yield 111 # (1) print("x:", x) # (2) for i in range(5): # (3) y = yield i # (4) print("y:", y) # (5) M = mygen() 1.首先执行下面的代码 1 2 >>> print("first:",next(M)) 111 这一行执行后,首先将yield出来的111传递给调用者,然后立即在(1)处进行挂起,这时yield表达式还没有进入返回值状态,所以x还未进行赋值操作。但是next(M)已经返回了,所以print正常输出。 无论是next()(或__next__)还是send()都可以用来恢复挂起的yield,但第一次进入yield必须使用next()或者使用send(None)来产生一个挂起的yield。假如第一次就使用send(100),由于此时还没有挂起的yield,所以没有yield需要返回值,这会报错。 2.再执行下面的代码 1 2 3 >>> print("second:",M.send(10)) x: 10 second: 0 这里的M.send(10)首先恢复(1)处挂起的yield,并将10作为该yield的返回值,所以x = 10,然后生成器函数的代码体继续向下执行,到了print("x:",x)正常输出。 再继续进入到for循环迭代中,又再次遇到了yield,于是yield产生range(5)的第一个数值0传递给调用者然后立即挂起,于是M.send()等待到了这个yield值,于是输出"second: 0"。但注意,这时候y还没有进行赋值,因为yield还没有进入返回值的过程。 3.再执行下面的代码 1 2 3 >>> print("third:",M.send(11)) y: 11 third: 1 这里的M.send(11)首先恢复上次挂起的yield并将11作为该挂起yield的返回值,所以y=11,因为yield已经恢复,所以代码体继续详细执行print("y:",y),执行之后进入下一轮for迭代,于是再次遇到yield,它生成第二个range的值1并传递给调用者,然后挂起,于是M.send()接收到数值1并返回,于是输出third: 1。注意,此时的y仍然是11,因为for的第二轮yield还没有返回。 4.继续执行,但使用next() 1 2 3 >>> print("fourth:",next(M)) y: None fourth: 2 这里的next(M)恢复前面挂起的yield,并且将None作为yield的返回值,所以y赋值为None。然后进入下一轮for循环、遇到yield,next()接收yield出来的值2并返回。 next()可以看作等价于M.send(None)。 5.依此类推,直到迭代结束抛出异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print("fifth:",M.send(13)) y: 13 fifth: 3 >>> print("sixth:",M.send(14)) y: 14 sixth: 4 >>> print("seventh:",M.send(15)) # 看此行 y: 15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 line 1, in StopIteration 当发送M.send(15)时,前面挂起的yield恢复并以15作为返回值,所以y=15。于是继续执行,但此时for迭代已经完成了,于是抛出异常,整个生成器函数终止。 解释yield的第二个示例 这个示例稍微复杂些,但理解了前面的yield示例,这个示例也很容易理解。注意,下面的代码不要在交互式python环境中执行,而是以py脚本的方式执行。 1 2 3 4 5 6 7 8 9 def gen(): for i in range(5): X = int((yield i) or 0) + 10 + i print("X:",X) G = gen() for a in G: print(a) G.send(77) 执行结果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0 X: 87 X: 11 2 X: 89 X: 13 4 X: 91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g:\pycode\lists.py", line 10, in G.send(77) StopIteration 这里for a in G用的是next(),在这个for循环里又用了G.send(),因为send()接收的值在空上下文,所以被丢弃,但它却将生成器向前移动了一步。 更多的细节请自行思考,如不理解可参考上一个示例的分析。 生成器表达式和列表解析 列表解析/字典解析/集合解析是使用中括号、大括号包围for表达式的,而生成器表达式则是使用小括号包围for表达式,它们的for表达式写法完全一样。 1 2 3 4 5 6 7 # 列表解析 >>> [ x * 2 for x in range(5) ] [0, 2, 4, 6, 8] # 生成器表达式 >>> ( x * 2 for x in range(5) ) at 0x0000013F550A92A0> 在结果上,列表解析等价于list()函数内放生成器表达式: 1 2 3 4 5 >>> [ x * 2 for x in range(5) ] [0, 2, 4, 6, 8] >>> list( x * 2 for x in range(5) ) [0, 2, 4, 6, 8] 但是工作方式完全不一样。列表解析等待所有元素都计算完成后一次性返回,而生成器表达式则是返回一个生成器对象,然后一个一个地生成并构建成列表。生成器表达式可以看作是列表解析的内存优化操作,但执行速度上可能要稍慢于列表解析。所以生成器表达式和列表解析之间,在结果集非常大的时候可以考虑采用生成器表达式。 一般来说,如果生成器表达式作为函数的参数,只要该函数没有其它参数都可以省略生成器表达式的括号,如果有其它参数,则需要括号包围避免歧义。例如: 1 2 3 4 5 sum( x ** 2 for x in range(4)) sorted( x ** 2 for x in range(4)) sorted((x ** 2 for x in range(4)),reverse=True) 生成器表达式和生成器函数 生成器表达式一般用来写较为简单的生成器对象,生成器函数代码可能稍多一点,但可以实现逻辑更为复杂的生成器对象。它们的关系就像列表解析和普通的for循环一样。 例如,将字母重复4次的生成器对象,可以写成下面两种格式: 1 2 3 4 5 6 7 8 9 # 生成器表达式 t1 = ( x * 4 for x in "hello" ) # 生成器函数 def time4(chars): for x in chars: yield x * 4 t2 = time4("abcd") 使用生成器模拟map函数 map()函数的用法: map(func, *iterables) --> map object 要想模拟map函数,先看看map()对应的for模拟方式: 1 2 3 4 5 6 7 def mymap(func,*seqs): res = [] for args in zip(*args): res.append( func(*args) ) return res print( mymap(pow, [1,2,3], [2,3,4,5]) ) 对此,可以编写出更精简的列表解析方式的map()模拟代码: 1 2 3 4 def mymap(func, *seqs): return [ func(*args) for args in zip(*seqs) ] print( mymap(pow, [1,2,3], [2,3,4,5]) ) 如果要用生成器来模拟这个map函数,可以参考如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 生成器函数方式 def mymap(func, *seqs): res = [] for args in zip(*args): yield func(*args) # 或者生成器表达式方式 def mymap(func, *seqs): return ( func(*args) for args in zip(*seqs)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blogs.com/f-ck-need-u/p/10266226.html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还请帮忙点下"推荐",各位的支持,能激发和鼓励我更大的写作热情。谢谢! 作者:骏马金龙 出处:http://www.cnblogs.com/f-ck-need-u/ Linux运维交流群:710427601 Linux&shell系列文章:http://www.cnblogs.com/f-ck-need-u/p/7048359.html 网站架构系列文章:http://www.cnblogs.com/f-ck-need-u/p/7576137.html MySQL/MariaDB系列文章:https://www.cnblogs.com/f-ck-need-u/p/7586194.html Perl系列:https://www.cnblogs.com/f-ck-need-u/p/9512185.html Go系列:https://www.cnblogs.com/f-ck-need-u/p/9832538.html Python系列:https://www.cnblogs.com/f-ck-need-u/p/9832640.html https://www.cnblogs.com/f-ck-need-u/p/10266226.html
50000+
5万行代码练就真实本领
17年
创办于2008年老牌培训机构
1000+
合作企业
98%
就业率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0532-85025005

扫码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