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是一个静态模块打包器,此处的模块可以是任意文件,包括Sass、TypeScript、模板和图像等。webpack可根据输入文件的依赖关系,打包输出浏览器可识别的JavaScript、CSS和HTML等文件,并且能对图像做优化处理,如图1所示。 图1 webpack打包   目前,webpack的最新版本是4.33,其配置文件(webpack.config.js)的基本结构如下所示,包含了它的4个核心概念:入口(entry)、输出(output)、加载器(loader)和插件(plugin)。 module.exports = { entry: {},   //入口 output: {},    //输出 module: { rules: [] }, //加载器 plugins: []    //插件 }; 一、安装   如果要安装最新版本的webpack,那么可以运行下面这条命令。 npm install --save-dev webpack   当使用的是webpack 4+版本时,还需要再安装它的命令行工具,安装命令如下所示。 npm install --save-dev webpack-cli   接下来就可以运行webpack的打包命令了,如下所示,其中“--config”参数后面会跟着配置文件的路径。 npx webpack --config webpack.config.js   通过package.json的scripts字段可声明自定义的脚本任务(如下代码所示),从而就能快捷的执行打包命令,例如“npm run build”。 { scripts: { build: "npx webpack --config webpack.config.js" } } 二、入口   在webpack.config.js中,entry字段是一个入口,记录着需要处理的模块。从这个入口开始,webpack会递归地构建出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 1)单个入口   当entry字段是一个字符串类型时,其值就是模块的相对或绝对路径,如下所示。 module.exports = { entry: "./index.js" };   这其实是一种简写,等价于下面的对象形式。对象的键就是chunk的名称,chunk是webpack的特定术语,通常一个chunk对应或多个chunk组成一个bundle(即打包生成的文件)。 module.exports = { entry: { main: "./index.js" } };   entry字段的值既可以是对象和字符串,也可以是由模块路径组成的数组,如下代码所示,其中index.js和list.js两个文件会被合并成一个chunk。 module.exports = { entry: ["./index.js", "./list.js"] }; 2)多个入口   只要在entry的对象中添加多个属性就能设置多个入口,如下所示。 module.exports = { entry: { index: "./index.js", list: __dirname + "/list.js" } };   两个chunk会被分别命名为index和list,其中__dirname是Node.js内置的全局变量,保存着当前文件所处目录的绝对路径。 三、输出   在webpack.config.js中,output字段是一个对象,用于配置输出的信息。它的filename属性可声明输出的文件名,而另一个path属性可配置输出目录的绝对路径。与入口不同,在配置文件中只能存在一个输出。 1)filename   如果在入口中声明了多个chunk,那么在配置输出时得用占位符来表示对应的bundle名称,如下所示。 module.exports = { entry: { index: "./index.js", list: "./list.js" }, output: { filename: "[name].bundle.js" } };   [name]表示chunk的名称,例如index和list,还有另外三个常用的占位符,如表3所示。 表3 filename中的占位符 占位符 描述 [id] chunk的唯一标识符 [hash] chunk的唯一标识符的hash值 [chunkhash] chunk内容的hash值   [hash]常与[name]配合使用(如下所示),在运行打包命令后,默认会在配置文件所处的位置创建dist目录,并且把生成的bundle文件放置其中。 module.exports = { output: { filename: "[name].[hash].bundle.js" } }; 2)path   如果要更改默认的输出路径(即不想在dist目录下生成bundle文件),那么可以通过设置path实现。但要注意,它的值必须是绝对路径,不能是相对路径,如下所示。 module.exports = { output: { path: __dirname + "/build" } }; 四、加载器   加载器(loader)能在webpack加载模块时对其进行预处理,即对模块的源码进行转换,下面列出加载器的几个比较典型的用途。 (1)将浏览器无法识别的JSX、Sass等语言转换成JavaScript、CSS等语言。 (2)把图像转换成Data URI格式嵌入到JavaScript文件中。 (3)用ES6的import关键字将CSS文件导入到JavaScript中。 1)配置   加载器不仅需要单独安装,还得在webpack.config.js中配置module字段。下面是一个简单的配置示例,其作用是让file-loader加载器处理四种类型的图像。 module.exports = { module: { rules: [{ test: /\.(png|svg|jpg|gif)$/, use: [ "file-loader" ] }] } };   module的值是一个对象,包含一个rules属性,记录了模块匹配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又会以对象的形式组成一个数组,作为rules属性的值。每条规则必须包含test和use两个属性,前者是一个正则表达式,可设置匹配条件;后者是一个由字符串或对象组成的数组,可指定要使用的加载器。只有当test属性中的条件匹配成功后,才会让use属性中的加载器处理相应的模块。   接下来将展示加载器的用法,以上面的file-loader为例,首先通过命令将其安装,如下所示。 npm install --save-dev file-loader   然后创建一个index.js文件,其内容就是引入一张avatar.jpg图像,并将实例化的Image对象添加到页面的元素内,如下所示。 import src from "./avatar.jpg"; var img = new Image(); img.src = src; document.body.appendChild(img);   再创建一张index.html页面,引用打包生成的index.bundle.js文件,如下所示。   最后执行webpack的打包命令,就会在index.html的元素中添加下面的元素。   注意,默认情况下,图像会随着bundle文件一起被放置到dist目录下。这样的话,上述元素将无法读取到图像,得为其src属性加上路径。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利用file-loader提供的配置参数。下面将use属性中的规则修改成对象形式,用options参数记录publicPath选项,即定义图像的发布目录。 module.exports = { module: { rules: [{ test: /\.(png|svg|jpg|gif)$/, use: [{ loader: "file-loader", options: { publicPath: "./dist" } }] }] } };   当一个条件对应多个加载器时,其执行顺序是从右到左。以下面的加载器为例,先执行url-loader,后执行file-loader。 module.exports = { module: { rules: [{ test: /\.(png|svg|jpg|gif)$/, use: [ "file-loader", "url-loader" ] }] } };   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加载器有可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官方提供了自定义加载器的方法,具体可参考相关文档。 2)Babel   在之前的第2篇中,对Babel做了专门的讲解,现在利用加载器可以将Babel的配置写到webpack.config.js中,接下来将演示在webpack中使用Babel。   首先安装babel-loader、Babel的核心包以及集合了ES语法的预设,命令如下所示。 npm install --save-dev babel-loader @babel/core @babel/preset-env   然后在webpack.config.js的module字段中配置规则,如下所示。 module.exports = { module: { rules: [{ test: /\.js$/, exclude: /node_modules/, use: [{ loader: "babel-loader", options: { presets: ['@babel/preset-env'] } }] }] } };   rules中的exclude属性定义了忽略的条件,即不会对node_modules目录中的脚本文件执行babel-loader。在babel-loader的presets选项中声明了所使用的预设。当执行打包命令后,就会对下面这样的ES6语法进行编译,转换成低版本的ES语法。 let fn = () => true; 五、插件   插件能够借助webpack引擎的能力,将自定义的行为注入到webpack的构建流程中,解决加载器无法实现的功能,例如分离打包、压缩文件等。插件不仅能处理模块和编译过的资源,还能监控文件的变化。与加载器一样,插件也可根据特定需求实现自定义,具体可参考官方文档。   插件的配置被放在了plugins字段中,它的值是一个由插件实例组成的数组。接下来将通过html-webpack-plugin来演示插件的用法。 1)配置   html-webpack-plugin不仅能根据模板生成一个HTML文件,还能自动引入所需的bundle文件,对于那些随着编译而发生名称变化的bundle文件特别有用。   要使用它,首先需要将其安装,相关的命令如下所示。 npm install --save-dev html-webpack-plugin   然后在webpack.config.js中声明插件的实例,如下配置所示,在初始化插件时,没有为其传递任何参数。 var HtmlWebpackPlugin = require('html-webpack-plugin'); module.exports = { entry: { index: "./index.js" }, output: { filename: "[name].[hash].bundle.js" }, plugins: [ new HtmlWebpackPlugin() ] };   最后执行打包命令,生成的HTML文件如下所示,其中脚本文件的名称包含了一个hash值。 Webpack App 2)自定义模板   除了上面所使用的默认模板之外,html-webpack-plugin还提供了自定义模板的功能。默认情况下,html-webpack-plugin采用的是EJS模板引擎,声明的加载器是ejs-loader。如果要使用其它模板引擎,那么必须得把相应的加载器添加到配置文件中。   下面利用EJS模板的语法插入页面标题,首先创建一个template.html模板文件,如下所示。 <%= htmlWebpackPlugin.options.title %>
模板内容
  然后向插件传递两个参数:title和template,前者就是页面标题,后者是模板路径。如此设置之后,就能渲染出所需要的页面了。 module.exports = { plugins: [ new HtmlWebpackPlugin({ title: "模板", template: "./template.html" }) ] }; 六、模块化   webpack实现了一套兼容所有模块化方案的机制,这让任意文件皆有可能成为模块,而构建依赖图和按需打包等功能则都由webpack内部完成。   在webpack中,能够表达模块之间依赖关系的方式有多种,例如下面所列的。 (1)CommonJS规范的require()函数。 (2)AMD规范的define()函数。 (3)ES6标准的import语句。 (4)Sass和Less中的@import语句。 (5)CSS中引用图像的url()函数。 (6)元素用于加载图像的src属性。 https://www.cnblogs.com/strick/p/11044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