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业务系统开发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状态变化,通常采用的情形可能是使用工作流去完成,但是对于简单场景下,用工作流有点大财小用感觉,比如订单业务中,订单状态的变更,涉及到的状态量不是很多,即使通过简单的if-else也能足够使用,甚至是用上switch去减少if-else的使用,都是可以的,尽管这会丧失某些东西。为更好的优化整个流程,此时会考虑到使用状态模式来解决一些问题。

  Stateless状态机GitHub:https://github.com/dotnet-state-machine/stateless 

 

一、状态模式与状态机

1、状态模式:"允许一个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对象看起来似乎修改了它所属的类 "。 (State Pattern: "Allow an object to alter its behavior when its internal state changes. The object will appear to change its class ".)

  对于这个定义,有点抽象,变通理解一下可以这么理解:状态拥有者将变更行为委托给状态对象,状态拥有者本身只拥有状态(当然也可以抛弃状态对象),状态对象履行变更职责。

 

2、状态机:"依照指定的状态流程图,根据当前执行的动作,将当前状态按照预定的条件变更到新的状态 "。

  状态机有4个要素,即现态、条件、动作、次态。其中,现态和条件是“因”, 动作和次态是“果”。

  • 现态 - 是指当前对象的状态
  • 条件 - 当一个条件满足时,当前对象会触发一个动作
  • 动作 - 条件满足之后,执行的动作
  • 次态 - 条件满足之后,当前对象的新状态。次态是相对现态而言的,次态一旦触发,就变成了现态

 

3、状态迁移图:"在UML建模中,常常可见,用来描述一个特定的对象所有可能的状态,以及由于各种事件的发生而引起的状态之间的转移和变化,也是配置状态机按照何种行径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