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的复制功能分为同步( sync )和命令传播( command propagate )两个步骤:

  • 同步用于将从服务器的数据库状态更新至主服务器当前所处的数据库状态。
  • 命令传播则用于在主服务器的数据库状态被修改,导致主从服务器的数据库状态出现不一致时,让主从服务器的数据库重新回到一致状态。

同步

Redis 使用 psync 命令完成主从数据同步,同步过程分为:全量复制和部分复制。

全量复制:一般用于初次复制场景,它会把主节点全部数据一次性发送给从节点发送给从节点,当数据量较大时,会对主从节点和网络造成很大的开销。

部分复制:用于处理在主从复制中因网络闪断等原因造成的网络丢失场景,当从节点再次连接上主节点后,如果条件允许,主节点会补发丢失数据给从节点。因为补发的数据远远小于全量数据,可以有效避免全量复制的过高开销。

psync 命令运行需要以下组件支持:

  • 主从节点各自复制偏移量
  • 主节点复制积压缓冲区
  • 主节点运行 id

参与复制的从节点都会维护自身复制偏移量。主节点在处理完写命令后,会把命令的字节长度做累加记录,统计在 info replication 中的 masterreploffset 指标中。 从节点在接收到主节点发送的命令后,也会累加记录自身的偏移量,并且会每秒钟上报自身的复制偏移量给主节点。 通过对比主从节点的复制偏移量,可以判断主从节点数据是否一致。

复制积压缓冲区是保存在主节点的一个固定长度的队列,默认大小为 1MB,当主节点有连接的从节点时被创建。主节点响应写命令时,不但会把命令发送给从节点,还会写入复制积压缓冲区中。

复制积压缓冲区大小有限,只能保存最近的复制数据,用于部分复制和复制命令丢失时的数据补救。

每个 Redis 节点启动后都会动态分配一个 40 位的十六进制字符串作为运行 ID。运行 ID 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唯一标识 Redis 节点,比如说从节点保存主节点的运行 ID 来识别自己正在复制的时哪个主节点。

全量同步

 

 

slaveof 命令的执行

 
标签:  
« 上一篇: 一文了解 Redis 内存监控和内存消耗
posted @ 2019-10-18 22:38 程序员历小冰 阅读(96) 评论(1编辑 收藏
 

 
  
#1楼 2019-10-18 23:09 凛冬至弋
看过很多代码,却很少看过程 现在才发现 过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