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学 Python(2):基础数据类型(上)
人生苦短,我选Python
引言
前文传送门
为了你的生命安全,还是乖乖听我 BB 吧,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Python 拥有着很多的基础数据类型,那么,什么是数据类型呢?
打开百度,随手一个 Copy:
数据类型在数据结构中的定义是一个值的集合以及定义在这个值集上的一组操作。
变量是用来存储值的所在处,它们有名字和数据类型。变量的数据类型决定了如何将代表这些值的位存储到计算机的内存中。
小编你别跑,看我不打死你,数据类型还没搞清楚,你又提出来一个变量的概念
当然,如果你学过编程语言,比如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 C 语言,这两个概念并不难理解。
如果你没有学过,那么就有点难了,毕竟基础概念永远都是最难解释的。
想必大家都喝过奶茶。
在奶茶店买奶茶的时候会有小杯、中杯、大杯。
这里的小杯、中杯、大杯就是数据类型,而其中盛放的奶茶就是变量,奶茶的名称就是变量名。
是不是这下好理解多了?
数字
在 Python 的数字有 4 种数据类型,分别为:
- int(有符号整型)
- long(长整型)
- float(浮点型)
- complex(复数)
小明提问:虾米?一个数字都能整出来这么多类型,莫不是你在忽悠我吧?
小明同学,你就不能先静静听我 BB 完么。
Python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函数 type()
,通过这个函数我们可以获取到当前的数据类型。示例如下:
print(type(123)) print(type(123.0)) print(type('123')) print(type("123"))
上面示例的运行结果如下:
<class 'int'> <class 'float'> <class 'str'> <class 'str'>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23 是整形(int)
123.0 是浮点型(float)
'123' 和 "123" 的类型是一致的,都是字符串 str(注意,有单双引号,如果无引号则不会认为是字符串类型)
我们接着使用另一个函数 isinstance() ,这个函数的作用其实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出来,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一个已知的类型,具体语法如下:
isinstance(object, classinfo)
- object -- 实例对象。
- classinfo -- 可以是直接或间接类名、基本类型或者由它们组成的元组。
示例代码如下:
print(isinstance(123, int)) print(isinstance(123.0, float)) print(isinstance('123', str))
测试结果如下:
True True True
整形
整形的意思就是整数,例如:
-1,-10,1,2333333333之类的。
至于长度有多少,我们做个测试好了,示例代码如下:
print(10**1000)
**
的含义是次方,上面这个示例代码的意思就是 10 的 1000 次方,显示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