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字符串查找之————关于KMP算法你不知道的事
写在前面:
(阅读本文前需要了解KMP算法的基本思路。另外,本着大道至简的思想,本文的所有例子都会做从头到尾的讲解)
作者翻阅了大量网上现有的KMP算法博客,发现广为流传的竟然是一种不完整的KMP算法。即通过next数组来作为有限状态自动机,以此实现非匹配时的回退。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但我们接下来要见识的是一种更好和更完整的方法————拥有完整DFA的KMP算法
先列出本文要介绍的方法与一般方法对比下的几大优点:
- 在最坏情况下,对字符串的操作次数仅为一般做法的三分之二。
- 在所有情况下,对字符串的操作数都小于等于一般做法。
- 思路上相对于一般做法更加完整细致,学习了它一定能让你对kmp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读者可以在通读全文之后回头来看这几句话到底对不对)
一、关于有限状态自动机(什么是DFA)
kmp算法模拟了有限状态自动机的运行,一般算法中的next数组和本文中的dfa数组都是作为有限状态自动机的运行指导。
有限状态自动机不同,程序运行起来自然会存在不同。
在本文介绍的KMP算法中,我们使用二维数组DFA来作为有限状态自动机指导:
- 定义:DFA=new int[R][M],R为文本可能出现的字符种类(EXTENDED_ASCII的R为256位,一般情况下是够用了),M为模式字符串的长度。
- 空间:DFA占用空间上比next数组大了R倍,但空间的牺牲必然要迎来性能上的提升!
- 储存内容:和next数组一样的是,DFA也储存了每个位置匹配失败时模式串的重启位置,但它更加详细,DFA针对了匹配失败时可能出现的不同字符对应了其特定的重启位置,这样的好处在后面的性能分析中会降到。
图1 和模式字符串ABABAC对应的确定有限状态机自动机
图一展示了模式字符串pat:ABABAC对应的确定有限状态机自动机
dfa[A][j]表示:模式串成功匹配到第j个位置时文本这时对应字符为'A'的情况下模式串下一个将要匹配的位置。
拿图1来说,dfa[A][3]表示匹配到模式串ABABAC的第三位时(B),文本对应的是A,这时模式串将回到dfa[A][3]=1,也就是将模式串回到ABABAC的第一位(B),然后继续下一位(也是就ABABAC中的第二位,这里是A)与文本的下一位继续比较。
似乎蛮复杂的,但理解了它的构造方法之,你就可以灵活使用它。
1、dfa的构造方法:
我们需要借助j和X来构造dfa,j指向当前的匹配位置,X是匹配失败时的重启位置。一开始j和X都设为0。
对于每个j,我们要做的是:
- 将daf[][X]复制到daf[][j](对于匹配失败的情况)
- 将daf[pat.charAt(j)][j]设为j+1(对于匹配成功的情况)
- 更新X
用代码表示如下:
(推荐读者先大概看看代码,再结合下面给出的完整例子,然后做代码运行调试)
dfa[pat.charAt(0)][0]=1; for(int X=0,j=1;j<M;j++){//计算dfa[][j] for(int c=0;c<R;c++){//不匹配情况 dfa[c][j]=dfa[c][X]; } dfa[pat.charAt(j)][j]=j+1; X=dfa[pat.charAt(j)][X]; }
在上面代码的基础上来演示一个完整的构造过程:
① j和X都为0,dfa[pat.charAt(0)][0]=1
② 进入for循环X=0,j=1:将X的列复制到j的列,再设dfa[pat.charAt(j)][j]=j+1,更新X